长城,作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宛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华夏大地的崇山峻岭之上。而我们国人作为龙的传人,每次提起长城,也通常在自豪兴奋之余,在它的前面加上万里二子,称为万里长城,来着重强调它的绵长和宏伟,那么长城真的有万里长吗?
跨越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辽宁等十多个不同省区市的长城,到底有多长?
对于这个问题,就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根据此前文物和测绘部门的调查,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
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不过有位研究长城的老专家--罗哲文却认为,万里长城的长度被低估了,它的实际长度有十万里以上。
长城,是我国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没有之一。长城的修建从西周时期就已经开始,我们所熟悉的“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就是长城上军事设施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相互争霸,为了增强防御力量,各个国家纷纷修建长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原有长城的基础加以修建,
才开始有了万里长城。古代的长城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秦汉时期的长城总长度均超过1万千米,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明朝重修之后的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1千米=2里。明朝的长城的总长度为17703.6里,万里之数是足够的。
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到辽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据明代史料记载,长城全长约6300公里,12600里,所以被称为万里长城。
另外由国家文物局也说过:明代长城东起辽宁虎山(东经124°30′56.70″,北纬40°13′19.10″),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6个县域,总长度为8851.8公里。
长城万里只是比喻,根本不是万里但其中的工程并不是万里,但其价值与意义是还大于万里,今日国家作为保护是永远纪念古代崎岖坎坷曲折蜿蜒的山峰用人工制造了如此巨大成就!值得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