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條目使用外部链接的方式可能不符合维基百科的方针或指引,或致使內文成為链接農場。 (2023年12月22日)請協助清理過度與不適當的外部連結,并将有用的链接移到参考文献中。详情请参见条目的讨论页。
道教
教義和要素
道
無爲
清静
逍遙
三寶
修道
羽化飛昇
守一
神仙
真人
炁
太極
阴阳
五行
八卦
辟穀
内丹
外丹
道誡
符籙
法術
科儀
人物
老子
关尹子
文子
列子
庄子
鬼谷子
張角
张道陵
魏伯阳
许逊
魏華存
葛洪
寇谦之
陆修静
陶弘景
李弘真君
孙思邈
五祖七真
陈抟
王文卿
司马承祯
刘一明
邵元节
褚伯秀
陈景元
王重陽
丘处机
张三丰
陈撄宁
竹林七贤
道教人物列表
神仙
三清四御
元始天尊
靈寶天尊
道德天尊
皇天
后土
紫微
勾陳
南極長生大帝
太乙救苦天尊
先天尊神
西王母
东王公
聖母元君
斗姥元君
三官大帝
混元五方上帝(赤精子,水精子,中黃老,东王公,西王母)
五方五老
玄天上帝
雷聲普化天尊
天地山川百神
九皇大帝
太陽星君
太阴星君
北斗星君
南斗星君
太歲星君
魁斗星君
五嶽大帝
四海龍王
水仙尊王
金光聖母
雷公
冥府
酆都大帝
東嶽大帝
十殿閻君
五方鬼帝
陰陽司
判官
日夜遊神
黑白無常
聖賢仙真
盘古
女娲
伏羲
神农
黄帝
八仙
純陽祖師
九天玄女
骊山老母
百花仙子
虛寂沖應真人
三茅真君
黃大仙
慈航真人
護法太保
托塔李天王
中壇元帥
二郎真君
驅魔真君鍾馗
關聖帝君
關羽信仰
四大元帥
溫元帥
康元帥
馬天君
王靈官
玄壇真君
田都元帥
五營神將
法主公
民間俗神
福祿壽
天上聖母
台灣媽祖信仰
泰山娘娘
灶君
財神
门神
城隍
境主
福德正神
月老
文昌帝君
天醫真人
包公
保生大帝
開漳聖王
廣澤尊王
靈安尊王
三山國王
古公三王
九龍三公
西秦王爺
洪聖大王
車公
虎爺
七星娘娘
金花娘娘
臨水夫人
註生娘娘
武夷真君
巧聖先師
岳武穆王
姜太公
張仙
清水祖師
李弘真君
董公祖師
五府千歲
五年千歲
五福王爺
道教神祇列表
宗派
早期
黄老道
方仙道
成型期
太平道
五斗米道
正一道
张天师
天师道
古三派
楼观道
文始道/隱仙派
華山道
诸宗派
灵宝派
东华派
上清派
茅山宗
閣皂宗
重玄派
天心派
神霄派
清微派
净明道
閭山派
普庵派
太一教
真大道
全真道
龙门派
金丹南宗
正一道
玄教
天仙派
各地道教
中国大陆道教
香港道教
台灣道教
新加坡道教
日本道教
越南道教
朝鲜半岛道教
东南亚道教
典籍
道藏
云笈七签
易经
道经
道德經
老子想爾注
南華經
沖虛經
通玄經
文始經
淮南內篇
陰符經
黄庭经
參同契
太平經
悟真篇
靈寶五符經
五嶽真形圖
三皇文
靈寶度人經
大洞真经
西昇經
清静經
老子河上公章句
心印经
功課經
感應篇
定觀經
內觀經
胎息經
北斗經
玉樞經
玉皇經
三官經
抱朴子
玄綱論
化书
道教义枢
善書
洞天福地
玉京山
崑崙山
蓬萊山
洞天
十洲三島
十大洞天
三十六小洞天
七十二福地
道教名山
武当山
青城山
洞天福地
洞天
其他
道士
歷史
音樂
宫观
道教全国重点宫观
白云观
楼观台
道曆
中国道教协会
中国道教学院
道教主題查论编
太陽星君,諱鬱儀[1],符字為奛,為道教的太陽神,主掌太陽,正稱日宮炎光太陽星君、日宮太陽帝君孝道仙王、日宫太陽鬱儀帝君[2]、慈暉朱日天尊[3]、日宮太丹炎光鬱明太陽帝君[4]、日宫太丹炎光鬱儀上真道君[5]、日宫朱明炎光天子、又稱太陽帝君、大明之神[6]、太陽公、太陽菩薩等[7][8]。
信仰起源[编辑]
由於太陽是人類重要的光明、熱能來源,故許多族群皆有太陽崇拜。[來源請求]中國相傳自炎帝神農時期開始祭祀太陽神,祭日禮儀則最晚在秦漢時出現,如《礼记》中即記載「祭日于東郊,祭月于西郊」,「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7],並管轄二十八宿星君、天曹注祿壽之司,檢校並向上帝進呈世人罪福之目,此紀錄稱為「陽宮生籍」[7]。
信仰流變[编辑]
代明宮太陽星君誕辰三月十九告示
在民間常常與佛家的大日如來、無量光佛、日光菩薩等信仰混合;常認為太陽神是該等佛菩薩的權現。
《封神演義》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中,伐紂將領徐蓋被封為太陽星[9]。
太陽帝君誕辰有冬至(或十一月十九)[10],或認為冬至(或十一月十九)為生日,二月初一為巡察人間善惡之日,但今日通勝多寫為農曆的三月十九日,《台灣通史》記載,實與暗中紀念明朝崇禎帝有關[11]。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李闖攻入燕京,崇禎帝於煤山自縊殉國。進入清朝統治後,為了紀念「大明之神」(雙關,大明天子、太陽星君),為避免清廷壓迫[12][13],民間遂編造太陽星君聖誕為該日[11],如《太陽星君真經》即如此記載,今多中國大陸東南沿海一帶(浙江、福建、擴及部分江蘇)與台灣等昔日明魯王、明鄭政權中心,採三月十九日祭祀太陽星君誕辰。[14][15]
民間形象[编辑]
新庄子太陽宮太陽星君神像、令牌和五營旗
太陽星君造像通常為人類形象,擁有紅面、紅鬍鬚,手持代表太陽之令牌[8]。又有造像為披頭散髮,實為暗喻明朝崇禎帝自縊殉國時貌,一手持長棍(意指自縊於樹),一手持乾坤圈(自縊的繩套),赤腳踏小山崗(指自縊所處煤山)[16][17][18][19],
臺灣信仰[编辑]
艋舺龍山寺的太陽星君神龕
九豬
十六羊
內惟李氏祖厝、臺南市內的開基三官廟、臺灣首廟天壇、開基玉皇宮、善化慶安宮皆於農曆三月十九日舉行祭儀。依中華民國內政部台灣宗教文化地圖說明,過去台南人會在當天於戶外露天擺設香案,準備暗示明朝十六位朱姓皇帝、稱為「九豬十六羊」的糕點作祭拜,但此風俗已逐漸式微,目前逐漸保護,託宗教信仰而具民俗精神之發揚與保存。[20]
2013年,佳里區溪州里長陳進源、長壽會會長陳上明表示,日治時期,當地曾有成員三十多人的太陽公會,備有一只太陽公爐,會員繳交費用作基金,會長則採輪值並負責祭祀,需於三月十九日準備九豬十六羊、素花素果與金紙等。不過該儀式約在1970-80年代日趨式微,太陽公爐也流落不知何處,陳進源說只剩里內年逾九旬的陳吳年老婦人每年祭拜,陳吳年亦不清楚祭拜原因,只說是父母親所流傳下來[21]。
2015年,善化新味香餅舖老闆陳昭南說昔日製成的二、三十份九豬十六羊的綠豆糕,一份一百元皆能賣完,如今善化無人買也無人作。善化慶安宮在2015年報導時是改以一般供品代替[21][22][23][24][25][26]。
高雄市前金萬興宮、鹽埕三山國王廟、鹽埕埔壽山宮三廟之間亦有輪祀太陽公之習俗。相傳舊時中國移民渡海而來、定居愛河兩岸,西岸居民以曬鹽賣鹽維生,該地遂稱鹽埕;東岸居民則以曬沙賣沙維生,該地遂稱「沙仔地」(位於今前金區內)。一日海邊飄來一棵巨大神木,兩岸居民討論後決定將神木雕為太陽公神像,由兩岸之信仰中心萬興宮及三山國王廟輪流奉祀,後來三山國王廟之池府千歲分出另建壽山宮,遂改為三廟輪奉,最初各奉祀四個月,後來改為以三廟尊神(清水祖師、李府千歲、池府千歲)之神誕劃分輪祀日期。此信仰亦被認為是明鄭遺民紀念崇禎皇帝之行為,初期取「慈祥愛民」的「老太爺」之意尊稱為「太爺公」,後口誤成為太陽公[27]。
2017年時淡水太陽宮管理人張忠雄表示,由於太陽星君之光芒普照世間、不分貴賤,代表公正、博愛精神,因此也為法律工作者、社會工作者、政治工作者崇拜[8]。2021年時他表示太陽星君亦擅長抓鬼鎮煞[28]。
太陽星君真經[编辑]
《太陽星君真經》又稱《日光經》,為一部禮拜太陽之民間信仰經典,作者不詳,據原明鲁王根據地浙江紹興耆老講述,是崇禎皇帝第三女兒,在明朝覆滅後,出家修行時編纂,以悼父亲的死难和亡国之痛,而流傳開來。[14]文史學家翁同文教授《太阳诞辰节的起源与天地会》研究[29],及林文龍教授所作《閒話民間信仰 朱明天子「太陽公」》[30],認為可能出自反清復明的天地會之手。臺南大學林華鈴碩士的研究,此真經原本稱太陽真君冬月十九出生,後被加上崇禎皇帝的元素,才逐漸改為三月十九生。
《太陽星君真經》版本甚多,大同小異,依照高雄意誠堂抄錄自中國大陸繕本,全文如下:
太陽明明珠光佛,四大神洲正乾坤,太陽出現天下紅,日夜行程不住停,行得快來催人老,行得慢來光不存,家家門前都照耀,凡被眾人叫小名?長安浮雲蔽朱日,豈知日下是燕京。惱得太陽歸山去,餓死黎民苦眾生,天上無我無晝夜,地下無我少收成,位位神明有人敬,無人崇我太陽星?太陽三月十九生,理當念佛敬香燈,有人奉誦《太陽經》,闔家老幼免災星,若毋傳我《太陽經》,眼前就是地獄門。太陽明明珠光佛,分與善男信女們,每日晨起念七遍,永世不入地獄門,臨終之時生淨土、九玄七祖盡超昇。日光菩薩上天來,照見天門九重開,十萬八千大菩薩、各分文武兩邊排,真君腳踏無量地,天上風雲透地開,披髮頭戴七寶樹,降福離此娑婆界,明尊議定諸佛法,天下萬民皆慶哉:眾生誦我《日光經》,準折《金剛一卷經》。一謝如來三寶德,二謝天地父母生,三來常感有情眾,第四常思聖明君。龍天八部生歡喜,家門清吉保安甯,真心常念《太陽經》,一切災殃化為塵,諸佛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終)
《太陽經》內容不少隱喻思明悼君思想,如林文龍教授指出,開頭所云「明明」,為指「明朝」二字,「珠光佛」,拆字為「朱王光佛」,朱,為大明皇帝之姓,光,閩南語同「公」字音,朱王光佛即為「朱王公佛」。[30][31]
供奉廟宇[编辑]
馬來西亞太陽宮内部
臺灣[编辑]
根據臺灣媒體報導,太陽星君常與太陰星君作為玉皇上帝之配祀神[8]。以下陪祀廟宇僅列出未與太陰星君成對出現者,因可能代表特定信仰群體或緣由之故
基隆市
仁愛區代明宮、信義區東安山太陽廟
台北市
內湖區太陽堂(太陽廟)
新北市
淡水區下圭柔山太陽宮[28]
苗栗縣
頭份鎮珊珠湖太陽宮
台中市
豐原區慈濟宮 [32](陪祀)
西屯區慈德慈惠堂 [33](陪祀)
彰化縣
彰化市五福戶開基祖廟(陪祀)[34]
南投縣
埔里鎮慈光寺太陽廟
台南市
官田區二鎮太陽宮、東山區開泰日月明宮、白河區大山宮
高雄市
左營區新庄仔太陽宮[28]、新庄仔星顯宮、左營元帝廟(同祀)、咸池宮小港區至陽宮、楠梓區右昌元帥府(陪祀)[35]、前金萬興宮、鹽埕三山國王廟、鹽埕埔壽山宮三廟輪祀[27]、林園區溪州東興宮林園區中芸太陽殿
宜蘭縣
宜蘭市太陽宮、五結鄉二結太陽公、三興村太陽堂、礁溪鄉二龍太陽廟、蘇澳鎮日月宮[28]、蘇澳鎮南順宮(陪祀)[36]
屏東縣
車城鄉福安宮(陪祀)
花蓮縣
花蓮市美崙福慈宮(陪祀)
台東縣
台東市太皇殿、建和里(射馬干部落)敬山宮等
馬來西亞[编辑]
吉隆坡半山芭太陽公神廟
雪蘭莪州瓜拉冷岳縣丹绒士拔太陽公廟
新加坡[编辑]
太陽宮,85A Silat Road
東天宮(武吉巴督聯合宮),8 Bukit Batok Street 21
德光島天降佛堂太陽宮,51 Bedok North Ave 4
參考來源[编辑]
^ 李思聪. 卷之七. 《洞淵集》. [2024-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1). 日者,太陽之精,人君之象,日中帝君、仙官、神吏、萬眾皆修鬱儀奔日之道。日為洞陽之宮,自然化生空青翠玉之林,天官採食花實,身生金光。日之精炁,化生金烏。棲其林,朝出暘谷,夕沒崦嵫,一年一周天。日宮太陽帝君,上管周天二十八宿星君、天曹注祿壽之司,常以三元萬靈天官皆詣日宮,檢校世人罪福之目,進呈上帝,謂之陽宮生籍。日魂吐九芒之炁,光瑩萬國。日名鬱儀。
^ 寧全真/授、林靈真/編. 卷十七第一. 《靈寶領教濟度金書》. [2024-02-09].
^ 《寶誥大全/太陽星君寶誥》
^ 呂元素. 卷三第十. 《道門定制》. [2024-02-09].
^ 寧全真/授、林靈真/編. 卷一百九十第五. 《靈寶領教濟度金書》. [2024-02-09].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大明之神部》
^ 7.0 7.1 7.2 廖仁滄. 日月同天-日神與月神.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電子報. No. 244. 2005-09-20 [2021-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2) (中文(臺灣)).
^ 8.0 8.1 8.2 8.3 陳志仁. 律師、社工最愛拜太陽星君. 《NOWnews今日新聞》. 2017-08-11 [2021-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2) (中文(臺灣)).
^ 《封神演義》:「群星名諱……太陽星 徐 諱蓋」
^ 孫江.《孫江自選集》〈太陽的記憶——關於太陽三月十九日誕辰話語的知識考古〉
^ 11.0 11.1 《雅言》,台灣通史,. 3月19日,相傳太陽誕辰,實則明思宗殉國之日也。聞之故老,謂明亡之後,遺民不忍死其君,又慮清人猜忌,乃藉言太陽。太陽,日也;日,君象也,故曰:『太陽一出滿天紅』,以寓復明之志。是日以麵製九豬十六羊供為犧牲,則少牢之禮也。
^ 國立歷史博物館. 太陽星君. 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 [2024-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5).
^ 為何崇拜太陽?地位崇高的太陽星君 背後卻有亡國之痛?. 三立新聞. [2023-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0).
^ 14.0 14.1 趙世瑜、杜正貞. 《太阳生日:东南沿海地区对崇祯之死的历史记忆》.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 1999年, (06期).
^ 《鄞縣誌》/《人物傳》十三. 董守谕,字次公。……上疏曰:『臣闻忠孝节义由于朝廷之激厉,濡忍偷安由于志气之卑昏,……臣痛忆先帝(明思宗崇禎帝)焦劳十七载,无一日不思治求贤,无一日不筹兵办寇,奈庸臣误国,顿遭千古未有之惨,凡有血性,忍忘先帝身殉社稷之烈乎?臣去年穷居,值此时日,北望一几绝,痛恨南都臣子若遗若忘,何怪忠孝节义扫地殆尽也。……宋高宗每正月朔日,率百官遥拜二帝,不受朝贺,今主上仁孝性成,百倍高宗,刻刻不忘报仇,则刻刻不忘先帝(明思宗),刻刻不忘恢复,则刻刻不忘三月十九日。今年是日,即鲁监国元年,追思泣血之首一日也。臣请躬率臣民,遍谕各藩军士,缟素哭祭,每岁定以为制,使人人切齿怒号,庶君父大伦,从此振起。然后昊穹悔祸,神人共助,报不共戴天之仇,而建中兴复古自烈也。』王着礼部传示,速为举行。
^ 《浙江风俗简志:温州篇》.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6.
^ 周作人. 《阳九述略》. 《苦口甘口》. 太平書局. 1944年4月.
^ 马叙伦. 《朱天庙》. 《石屋余沈》. 上海書店. 1984.
^ 赵世瑜. 太阳生日与崇祯之死的历史记忆. 《狂歡與日常:明清以來的廟會與民間社會》.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2023-12-19]. ISBN 978730128868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9).
^ 太陽公生及九豬十六羊祭品. 台灣宗教文化地圖. 內政部. [2023-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0).
^ 21.0 21.1 李榮茂. 南市佳里區陳吳年拜太陽公佳里區碩果僅存. 《臺灣時報》. 2013-04-29 [2016-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7) (中文(臺灣)).
^ 楊菁菁. 〈南部〉祭品九豬十六羊 隱含反清復明. 《自由時報》. 2013-04-29 [2016-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2) (中文(臺灣)).
^ 程炳璋. 「九豬十六羊」糕點 藏反清復明密碼. 《中國時報》. 2015-04-27 [2016-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7) (中文(臺灣)).
^ 9豬16羊具保存價值. 《人間福報》. 2013-04-29 [2016-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2) (中文(臺灣)).
^ 修瑞瑩. 9豬16羊拜太陽公 學者憂失傳. 《聯合報》. 2015-04-28 [2016-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2) (中文(臺灣)).
^ 李伯勳. 太陽星君誕辰 善化慶安宮祝壽. 《臺灣時報》. 2015-05-04 [2016-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4) (中文(臺灣)).
^ 27.0 27.1 〈太陽公略傳〉. 前金萬興宮官方網站. 2018-07-05 [2020-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2) (中文(臺灣)).
^ 28.0 28.1 28.2 28.3 甯其遠. 神佛傳奇太陽星君2/太陽帝君掌天時養萬物 驅邪鎮煞不分人畜. 《時報周刊》. 2021-04-08 [2021-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2) (中文(臺灣)).
^ 翁同文. 〈太阳诞辰节的起源与天地会〉. 《史學彙刊》. 1976, (第7期).
^ 30.0 30.1 林文龍. 《台灣史蹟叢論》. 國章出版社. 1987.
^ 清代臺南松雲軒刊刻《太陽真經》解題. 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資訊網. [2024-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4).
^ 後殿( 觀音殿 )‧日月星君. 豐原慈濟宮. [2023-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9).
^ 神祇列傳/太陽星君. 慈德慈惠堂. [2023-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9).
^ 林宗德. 五福戶開基祖廟. 中研院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12-11-10 [2019-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3) (中文(臺灣)).
^ 右昌元帥廟. 中研院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19-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3) (中文(臺灣)).
^ 林怡靚. 南順宮. 中研院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17-12-06 [2019-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3) (中文(臺灣)).
相關條目[编辑]
自然崇拜
太陰星君
太陽公生及九豬十六羊祭品
朱謀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