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你走进剧场看剧了吗?
3月27日是“世界戏剧日”,这一天属于所有热爱戏剧的人。
在南京这座被誉为“文学之都”的城市,中国传统戏剧——戏曲,占据着它独特的位置。以演员为笔墨,以舞台天地为书卷,它是生动而鲜活的文学。
底蕴·典故·创作
明清以来,南京作为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始终是戏曲活动的高光城市。
这座人文荟萃的古都,都见证过哪些戏曲大家的故事?
/ 汤显祖 南京一梦 /
即使不了解戏曲的朋友,也一定知道明代戏曲大家汤显祖所作的《牡丹亭》,以及他的封神合集“临川四梦”。其中《紫钗记》一剧,就完成于他在南京任职太常寺博士期间。
七年的金陵一梦,汤显祖除了任职、写作,亦在闲暇时遍游南京名胜风景。登临芙蓉阁,畅游天妃宫,春游雨花台,吟诗新林浦……“旅游博主”算是被他玩明白了,一不小心留下颇多诗文作品。
而汤显祖最负盛名的剧本《牡丹亭》,虽非在南京所写,却被他寄回堪称第二故乡的南京,由友人帮助完成公演,一炮而红。
明·《南都繁会图卷》(局部)
/ 李渔 多栖奇才 /
自编自导自演型人才哪里有?南京芥子园找李渔! 清康熙年间,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迁居南京,兴建起老门东内的芥子园,并组建了家庭昆班。 他不仅全权主创《凰求凤》《巧团圆》等昆曲剧目,还写出理论著作《闲情偶寄》,多角度讨论昆曲的创作要点。从戏曲文学、戏曲音律,到戏曲表演,堪称一部戏曲向的百科全书.
更甚者,连演员培养他也擅长。有书记载,李渔用短短半个月爆改山西贫女乔姬,令她练成家班名角,“登场度曲时……巾帼须眉,无所不可”。
超强能力拥有者,还有谁!
南京芥子园内戏台
/ 曹家 戏入红楼 /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这部与南京息息相关的文学名著中同样处处有着昆曲的影子。
南京市越剧团 《红楼梦》
清康熙年间,康熙帝曾六下江南,南京地方官员本就要在接驾时供演戏曲。更何况,曹雪芹的祖父、江宁织造郎中曹寅自己也是个大戏迷。
爱听昆曲,爱写戏,有兴致时更能自己登台唱上一段。他曾筹组过大型“演唱会”,大演剧目《长生殿》,将原作者洪昇奉为座上宾。
近现代·《红楼梦·共读西厢》招贴画
《红楼梦》里宝黛共读西厢、梨香院优伶等经典情节,很难说没有家学的耳濡目染。
演艺·来客·融合
想象过吗?华灯初上,流光溢彩,游客们步入屋内。身着短衫长裙的侍女穿梭于屋内,头戴纱帽的侍卫向来宾一一抱拳问候。游客在换装区挑选心仪的服饰后,即可开启自己的“盛世大明穿越之旅”……这是南京首个全方位“文旅+”的多业态融合项目——“金陵梦华”里能够看到的情景。
去年,该项目在南京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拉开帷幕,以“演艺+”寻味文旅融合新路径。“金陵梦华”以南京传统文化为核心,“金陵梦华”将戏曲、舞蹈、美食等传统元素和国潮体验相结合,为市民和游客开启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梦幻穿越之旅。在“金陵梦华”里,游客甚至可以在用餐时观赏舞台剧作品《明太祖定亲》,还可化身为朝廷重臣,与明太祖和马皇后等演员共享宴席。
在讲好故事的同时用好“文化+”的赋能,不是一道简单的考题。据报道,“金陵梦华”内的不少演出采用现代乐器结合传统唱腔的形式,用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播戏曲,这也是一个让市民和游客深度体验古都南京文化、满足现代人沉浸式体验需求的空间。从轻舞罗裙、摇曳生姿的歌舞表演到拳拳生风、引人入胜的武术演绎,再到悠长动人的《牡丹亭》经典片段“皂罗袍”,现场高清大屏不时更换相应的背景,配上道道美食,让现场观众的视觉、听觉和味觉同时享受到一场饕餮盛宴。
从“一幕一食”的典雅赏戏之趣,到各式各样传统游艺的体验,“金陵梦华”处处散发着人间烟火气。像这样的例子还有更多。日前,南京越剧博物馆馆焕新,以“戏中有景,景中有戏”为魂,打造了“戏花间”文旅品牌,首推驻场大戏沉浸式唯美新越剧《如梦令》。在南京市越剧团倾情演绎下,才女李清照的粉墨茶香就此氤氲了老门东的城南旧梦。
这正是——一曲出云霄,一梦入金陵!
传承·创新·活力
今天的戏曲与时代接轨,少了几分“边界”,多了几分包容,不再是人们眼中的老古董。
南京的戏曲人们对戏曲艺术的活态传承从未停歇。江苏省昆剧院在复排经典剧目的同时推出青春版《南柯梦》,新人演员点燃昆曲未来的更多可能。
江苏省昆剧院 青春版《南柯梦》
南京市京剧团尝试IP改编,用京剧形式诠释电影《进京城》,为经典电影注入古典神韵。
南京市京剧团新编京剧《进京》
从《乌衣巷》《凤凰台》到《织造府》,诗韵越剧“金陵三部曲”形成了规模效应,巧妙地通过传统戏曲的全新表达,展示世界文学之都南京的千年文脉。
越剧《凤凰台》剧照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充满青春气息的朝气活力,在这座六朝古都完美融合。南京人民一直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他们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将生活过得热火朝天。这一切,都成为南京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源头活水”——正因如此,人们可以在不同的文化场景中收获欢畅、趣味、奇妙,发现这座城市的文艺范儿。
在这里,或许你转角就能偶遇一场文艺盛典,沉醉于一场精彩的戏剧表演;既可欣喜于文艺表演带来的城市文化新体验,也可聆听一次业界大咖的讲谈,来一场深度文化体验……这里不仅分享着文艺创作的历程,更有对生活更深的感悟。
越剧《乌衣巷》剧照
南京深厚的文学底蕴
是戏曲文化蔓延生长的土壤
岁岁年年
君可见
文艺传承,生生不息
金陵
请君“入戏”
综合自南京文旅、博物南京、文化产业周刊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编辑 姚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