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太帅图库)
6.测量的时间和频率
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分别测量2到3次,取平均值。这两个时间段能最好地反映出血压的基本状态。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则能全面反映一天内的血压变化。
7.理想的血压水平
一般来说,诊室血压低于140/90 mmHg,家庭自测血压低于135/85 mmHg是可接受的。对于大多数患者,如果耐受性良好,建议进一步将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
二、测血压到底是左手还是右手
正常情况下,人体四肢的血压有一定规律。
右侧上臂比左侧上臂血压高5~10毫米汞柱,左右下肢血压基本一致,下肢收缩压比上肢高20~40毫米汞柱。
但如果上肢或下肢某根血管发生堵塞,上述差值很可能出现异常。
右臂vs左臂,测哪个更准?
(图源:太帅图库)
理论上来说,距离源头较近的一侧压力更大,就像距离水源最近的水龙头内总是压力最大、出水最快。
人体的右手肱动脉来自头臂干分支,左手肱动脉来自左锁骨下动脉,按“水龙头出水”理论,右臂测量血压一定高于左臂。
因此,权威的《诊断学》给出的标准推荐是测右手手臂血压。
但也有医生对数百名患者的左右上臂血压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大多数人的左上臂舒张压要稍高于右上臂。从解剖学上看,血液从心脏到右肱动脉的距离,比到左肱动脉要远一点,这样看,右上臂血压比左上臂低,似乎也合理。
根据最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首诊时应测量左右两上臂血压,以血压读数较高的一侧作为测量的上臂。
三、一天中什么时候测血压更准?
白天血压有两个高峰:上午6~10点及下午16~20点,在这两个时间段内测量血压,可了解一天中血压的最高值。
服降压药后2~6小时内测血压,可反映药物的最大降压效果。
要提醒的是,高血压患者最好选择每天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升高时间的节律性不尽相同,患者要经常自测,以便了解血压变化的规律。
出现不适如头痛、头晕时,要及时自测;开始服药或更换降压药时,尤其要规律家庭血压监测。
初诊高血压患者或血压不稳定者
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测量血压时,应至少测2次,间隔1~2分钟。
如果差别≤5毫米汞柱,则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如果差别>5毫米汞柱,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建议连续测量家庭血压7天,取后6天血压平均值。
(图源:太帅图库)
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者
可每周自测1~2天血压,早晚各1次。每次测量后应详细记录日期、时间以及所有血压读数,而不是只记录平均值。
四、影响血压测量值的5个“小动作”
1、仰卧时,手臂低于心脏,测量的收缩压要比坐着时量取的高3~10 mmHg,舒张压也要高1~5 mmHg,因此仰卧位测量时手臂下需要适当垫高。
2、坐位时,如果后背没有靠背,收缩压和舒张压会分别增加5~15 mmHg和6 mmHg。
3、上臂低于右心房水平,手臂下垂时,测出的血压会升高。
4、测量时跷二郎腿,会使收缩压升高5~8 mmHg,舒张压增加3~5 mmHg。
5、测血压时,过紧的衣物会压迫动脉,导致血压值不准确。
--<内容转载于:上术心内>--
医学推荐(ID:kanyixue)
推广医学专业知识
分享优质学习资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