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壯的手臂及握力不僅能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輕鬆地進行提舉、推拉等動作,還能提升運動表現,讓我們在健身、舉重、籃球、攀岩等活動中表現更出色。
臂力的提升不只是為了讓手臂更結實,而是關乎整體力量的發展,畢竟跟所有的物體接觸的第一接觸點是手掌,所以握的力量及技巧是非常值得花時間去訓練的。
引體向上-最全面的臂力及軀幹訓練
目標肌群:
二頭肌前臂肌群背部肌群動作說明:
1. 雙手握住單槓,寬度略比肩膀稍寬(或使用反握刺激更多二頭肌)。
2. 保持核心收緊防止下肢擺動,將手掌的小指、無名指及中指握緊,將肩膀穩定。
3. 用手臂和背部力量將身體往上拉,直到背部及手臂繃緊。
4. 緩慢下降至完全伸展手臂,如有不舒服微彎也可以,並重複動作。
訓練建議:
初學者:3組,每組5-8次(可使用彈力帶輔助)進階者:4-5組,每組8-12次(可負重訓練)變化版本:
反手引體向上:雙手距離縮窄,更專注刺激二頭肌。負重引體向上:增加啞鈴或負重帶,提高訓練強度。二頭肌彎舉
目標肌群:
二頭肌肱肌動作說明:
1. 手持啞鈴或槓鈴,雙手與肩同寬,掌心朝上,將食指及大拇指握緊。
2. 彎曲手肘將重量向上拉,保持上臂不動,只用前臂發力。
3. 當重量到達二頭肌收縮緊繃為止,稍作停留,再慢慢放下至起始位置。
訓練建議:
4組,每組8-12次,重量選擇使得最後幾次感覺有挑戰性但不影響動作標準。變化版本:
槌式彎舉:手掌對握,增加對前臂與肱肌的刺激。單手孤立彎舉:單手進行,提升肌肉孤立效果。窄握臥推—強化三頭肌與上肢力量
目標肌群:
三頭肌胸肌肩部動作說明:
1. 平躺於臥推凳上,雙手握住槓鈴,距離略比肩寬窄一些。
2. 控制槓鈴慢慢下降至胸口中間位置,或是奶頭位置。
3. 用三頭肌發力,將槓鈴推回起始位置,完全伸直手臂,但不要過度將肘關節鎖死。
訓練建議:
4組,每組6-10次,使用中等至高強度重量。變化版本:
啞鈴窄握臥推:增加活動範圍與穩定性需求。地板臥推:減少對肩膀的壓力,集中刺激三頭肌。槓鈴前臂訓練—強化握力與前臂肌肉
目標肌群:
前臂屈肌前臂伸肌握力肌群動作說明(正握與反握):
1. 正握(掌心朝上):坐在長凳上,槓鈴放在大腿上方,手腕懸空,掌心朝上。
2. 反握(掌心朝下):相同動作,但掌心朝下。
3. 用手腕控制槓鈴上下移動,專注於前臂的發力。
訓練建議:
3-4組,每組12-15次,重量不需太重,重視肌肉的控制與感受。變化版本:
單手啞鈴版,可提高左右手肌力平衡。握槓鈴,增加握力與前臂肌肉的參與。三頭雙槓撐體—增強上肢整體力量與耐力
目標肌群:
三頭肌(Triceps Brachii)胸肌(Pectorals)肩部(Deltoids)動作說明:
1. 雙手撐住雙槓,手臂完全伸直,核心收緊。
2. 緩慢下降,直到手肘約90度彎曲,保持控制。
3. 用三頭肌發力將身體推回起始位置,完全伸直手臂。
訓練建議:
4組,每組8-15次,初學者可使用輔助機器或彈力帶。變化版本:
負重雙槓撐體:腰部掛重量,提高強度。握推椅撐體:適合初學者,降低難度。總結:打造強壯手臂的訓練組合1. 引體向上:全面提升二頭肌、前臂與背部力量。
2. 二頭肌彎舉:針對二頭肌增強手臂肌肉。
3. 窄握臥推:專注刺激三頭肌,提升上肢推力。
4. 前臂訓練:強化握力,提高運動表現。
5. 臂屈伸:增加上肢耐力與三頭肌爆發力。
建議每週進行2-3次手臂訓練,並搭配全身訓練與足夠的營養攝取,以獲得最佳效果。
堅持訓練,相信手臂力量及握力都會大幅提升,讓您在運動與日常生活中都更有力量與自信!
我是Porter教練,陪你健身,也健心。
歡迎透過IG:robort60514聯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