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能生吃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三文鱼是深海鱼,因为海水的盐分比较高,也就阻止了不适合海水生存的寄生虫,所以说海水里的寄生虫数量比较少。而且寄生在深海鱼体内的寄生虫大部分不能适应人体内的渗透压,他们一旦进入人体后就难活下来。而且海鱼的寄生虫通常都位于鱼的内脏,在鱼捕捞后死亡两三天才会转移到肉里。
③怎么样才能够防止寄生虫转移?
为什么日本人生吃三文鱼不怕寄生虫?当翻阅他们的刺身发展史后才恍然大悟,他们为了防止三文鱼肠道内的寄生虫扩散至鱼肉中,三文鱼一旦打捞上岸就要立刻去除内脏,并放进急速低温冷冻柜,而且冷冻柜的时间和温度都有一定的要求,按照FDA,也就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要求,鱼肉必须在零下35℃以下冷冻。
运输超过15个小时,必须在零下20℃的环境中保存,并且40℃冻上7天才能食用。而欧盟的标准就比较宽松,只要在零下20℃冻上24小时就能够食用。经过实践证明,冷冻确实能够有效地抑制异尖线虫发生的概率。
但其实在1990年之前,日本人为了追求鱼肉新鲜的口感,并不会按照规定对鱼肉进行冷冻处理。因此在同一时期的其他地方,患异尖线虫病的仅有600多例,但是日本患病人数高达16000多例。不过,三文鱼身上还有除异尖线虫以外的其他寄生虫。异尖线虫的成虫通常寄生在海豚、海豹、鲸鱼等哺乳动物的消化道内,而幼虫主要寄生在海栖鱼类身上,还有部分海洋贝类。
人类感染的异尖线虫通常是幼虫,当它们进入人体内后,变为成虫通常需要三个阶段,幼虫外形呈纺锤状,看起来无色透明,长度大约为12.5~30mm。这些幼虫主要寄生在人体消化道的各个部位,比如说胃部、肠道、食管等。一般在吃完生鱼片的1~5天内发病。感染胃部会导致腹痛,伴随着恶心、呕吐,可能还会导致腹泻感染。
感染肠道的话,可以在此基础上多加一个低烧感染。食道最难受,可能会让人感到心窝和胸骨下方疼痛,不停打嗝等,还能够在食管下方发现白色寄生虫,但是因为人体并不是异尖线虫的最佳宿主,异尖线虫的幼虫在人体内也活不过3周,致命程度不算太强。
④为什么深海鱼可以生吃淡水鱼却不行?
生吃淡水鱼会发生什么?因为淡水鱼体内的寄生虫的繁殖能力极强,而且种类繁多,再加上人体非常适合淡水鱼体内的寄生虫生长。在吃淡水鱼的时候,唯有高温烹饪才可以将寄生虫杀灭,淡水鱼也不会有人用低温速冻的冰柜去给他低温杀菌,毕竟一个低温速冻冰柜也不便宜,何况淡水鱼的食用一般都是鲜活烹煮,没必要去冷冻杀菌。
目前我国最流行吃淡水生鱼的地方就是广东,部分餐厅有专门介绍他们的淡水鱼刺身,但是这样的刺身很容易让人感染肝吸虫,所以经常在新闻中看见广东某某患上了肝吸虫病,广东因此也成为了我国肝吸虫病的重灾区。在2001年,卫生部组织第二次人体重要寄生虫现状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全国感染肝吸虫的人数多达1000多万,其中感染最严重的就属广东顺德的,感染率高达50.74%。然而,肝吸虫主要攻击人的胆管,在到达肝脏的胆管以后便会发育成成虫,它们的分泌物和代谢物等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伤,最糟糕的情况还会导致胆管癌。
在2017年,肝吸虫被世卫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那么,既然肝吸虫既然危险如此之大,为啥人们对鱼生还念念不忘?真相只有一个,可能是太好吃了,其实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鱼生就开始流行了,孔子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个脍指的就是鱼生和肉生。日本人吃的刺身还是唐朝时期来我国学的,而顺德的鱼生制作更是精益求精,先是将活鱼在泉水中饿上几天,减去身上的脂肪和土腥味儿,让肉质更加纯净,在鱼活着的时候给它放血,然后切片,厚度只有0.5mm,看起来晶莹剔透。鱼皮用于凉拌,鱼骨用来做香煎,不适合刺身的鱼肉做成汤,拌着鱼生一起吃,简直就是一道视觉盛宴,但这道菜仍旧有感染肝吸虫的风险。对此您怎么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